技術展示

技術展示


焦亞硫酸鈉技術


流程特點

1.1、連續的、全自動的生產工藝。

1.2、特殊設計,解決了多效濃縮堵管問題。

1.3、空氣中的氧氣完全燃燒,極大減少了合成過程中氧化反應。確保產品含量長期穩定在98%以上。

1.4、二氧化硫生產過程中不產生稀硫酸廢水。

1.5、回收硫磺焚燒熱能,降低能耗。


流程敘述

二氧化硫氣體可以來自硫磺、其他含硫物焚燒或其他尾氣,現以硫磺為例:2.1、熔硫工序:將固體硫磺加入到熔硫罐內,在夾套和盤管內通入蒸汽,讓硫磺熔化為液體,通過澄清、凈化得到純凈的液體硫磺,儲存于液體硫磺儲槽內。也可直接使用液體硫磺。

2.2、空氣壓縮工序:空氣壓縮機將空氣的壓力提升,經過干燥后,通入焚燒爐,與加入的液體硫磺反應,得到二氧化硫氣體。

 

2.3、硫磺焚燒工序:液體硫磺通過泵加入到焚燒爐內,與通入的干燥空氣反應,得到二氧化硫氣體,同時放出熱量,放出的熱量被高溫氣體帶出,進到廢熱鍋爐,在廢熱鍋爐內氣體被冷卻到240-280℃,同時得到副產蒸汽(蒸汽壓力可根據實際要求設計)。二氧化硫氣體再進入二級冷卻器,冷卻到140℃。

S + O2= SO2+ Q

2.4、氣體凈化工序:被冷卻的氣體進入除硫反應器,采用三氧化硫除硫工藝,讓氣體中攜帶的硫磺與三氧化硫反應,硫磺被氧化為二氧化硫,氣體中攜帶的硫磺被除盡。純凈的二氧化硫氣體送往焦亞硫酸鈉合成釜。本裝置設計有小型的三氧化硫發生裝置。

SO2+ O2= SO3

S + 2SO3= 3SO2

2.5、配堿合成工序:將固體純堿加入配堿釜,與水配制成純堿溶液,通過泵加入吸收塔,與從塔下部通入的二氧化硫氣體反應,得到亞硫酸氫鈉溶液。反應尾氣通入尾氣洗滌塔,采用純堿溶液洗滌,凈化尾氣中的二氧化硫。吸收液回用到配堿釜。尾氣排放(SO2≤30mg/Nm3

Na2CO3+ SO2+ H2O = 2NaHSO3+ CO2

2.6、中和濃縮工序:在中和釜內加入亞硫酸氫鈉溶液和堿液,控制溫度70-90度,PH值8-10,中和得到亞硫酸鈉,將亞硫酸鈉溶液加入濃縮器,經過蒸發濃縮,得到固體懸浮液。蒸汽冷凝水回用到配堿工序。

2.7、離心干燥工序:亞硫酸鈉懸浮液加入到離心機,通過離心分離,液體回濃縮器,固體為含水3-6%的亞硫酸鈉,固體亞硫酸鈉進入氣流干燥器,采用熱風干燥得到亞鈉成品。


質量保證與消耗指標

3.1亞硫酸鈉產品質量表
 

指標名稱

單位

指標(保證值)

主含量(以Na2SO3計)

%

≥98

水不溶物

%

≤0.05

澄清度

 

澄清

 

         3.2亞硫酸鈉消耗指標表
 

序號

名稱

單位

消耗定額

1

硫磺(折百)

t

0.255

2

純堿

t

0.422

3

液堿(32%)

t

1.00

4

動力電 380V

kwh

120

5

蒸汽 0.8MPa

t

-0.8t


  三廢治理

  4.1廢水:本裝置無廢水排放

  4.2廢氣

  1)廢氣來源及組成:本裝置廢氣主要來自吸收塔尾氣、干燥尾氣。吸收塔尾氣主要污染因子為二氧化硫,干燥尾氣主要污染因子為亞硫酸鈉粉塵。各部分氣體污染物含量如下:
 

 

合成尾氣

干燥尾氣

指標

SO2含量(體積)

0.5%

0

 

粉塵

   

50mg/Nm3

 

  廢氣治理措施:廢氣進入洗滌塔,采用堿液逆流吸收,吸收后的尾氣中SO2排放濃度小于30mg/Nm3。粉塵小于10mg/Nm3.吸收液回用到配堿崗位,硫和鈉離子無損失。

  4.3、廢固:本裝置無廢固排放

  4.4、經過處理后的三廢排放匯總表

 

 

排放點

排放量

指標

廢水

無廢水排放

0

 

廢氣

尾氣煙囪

6000-10000Nm3/T焦亞硫酸鈉

SO2:30mg/m3

廢固

無廢固排放

0

 
武穴市光瑞設備製造有限公司